2018/08/25

180728【台中北區】科博館 漫步太陽系

領人震憾的8K雷射投影「太陽平台」




還記得2009年的全球天文年
紀念伽利略將望遠鏡轉向夜空的400年
中正紀念堂展出「仰觀蒼穹四百年」
那時的我還在展場忙進忙出認識很多朋友
9年後同樣由晉升科博館館長的孫維新教授
在台中科博館策劃大型天文展覽,
這次不到宇宙的天邊
旨在好好漫步在你我身處的這個太陽系

跟著航海家二號,一起探索太陽系成員

走進展場,映入眼簾是巨大的投影幕,
跟著人類有史以來最快的飛行器航海家二號
從地球出發飛行40年個年頭,
帶領人類一路探索木土天海
這四顆巨大的氣體行星,
一直到即熟悉又陌生的太陽系邊界

在太陽平台上感受恆星表面物質噴發的美麗

影像來自於NASA的太陽動力天文台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
搭配台達電研發全球最亮25000流明度
造價2000萬的8K雷射投影機,
用最尖端的科技
將太陽表面的細節詳實的紀錄下來,
看著熊熊燃燒的烈陷火球,
一方面讚歎科技的偉大,又覺得人類的渺小

很有哲學(佛學)的一句話

「心懷宇宙天地寬,身似芥子須臾逝」
展場上的這句話令人相當有感觸
雖然人類在世不過短短數十載
但站在伽利略、克卜勒等「巨人的肩膀上」
即使人類再渺小、心力再微薄
同樣正在探索這浩瀚無垠的宇宙

從星空平台俯瞰整個太陽系
















站上平台俯瞰太陽系
以太陽為中心由近至遠
分別介紹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等8大行星
還介紹了火木之間的主小行星帶,
以及彗星的故鄉古柏帶、歐特雲

以太陽為中心 一一拜訪太陽系的成員







以下簡單介紹太陽系的行星成員
  • 水星:最近太陽,白天420度、晚上-180度,滿是隕石坑。
  • 金星:太陽西邊出來,二氧化碳溫室效應達460度,充斥硫酸雨。
  • 地球:平均15度,唯一發現生命,月球雙星系統45億年前形成。
  • 火星:人類探索最多次,紅色土壤可能是人類外星移居的希望。
  • 木星:最大行星,大紅班3個地球大,木衛二可能有鹹水海洋。
  • 土星:冰粒、碎石構成明顯的環,卡西尼號13年間45萬張照片。
  • 天王:橫躺在軌道上,北半球42年白晝後,又42年黑夜。
  • 海王:1846年由數學計算發現,擁有時速2100公里的最快強風。

展場有許多珍貴照片  深入淺出介紹天文知識

等等,冥王星呢?
冥王星因為2005年鬩神星的發現
在2006年正式從行星行列被除名
從此九大行星變成八大(不是電視台)
與䦧神、鳥神、妊神、穀神並列為為矮行星
在展場一隅搭建起圓頂劇場
館長用他用渾厚有磁性的聲音
介紹更多對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鬩神星發現的有趣故事

在圓頂劇場 館長介紹行星的發現故事
















最近很夯的天文奇觀,
應該就是7/28凌晨的月全食
還有7/31的「火星大接近」了
這顆在《絕地救援》(The Martian)
麥特戴蒙在表面種植馬鈴薯的火紅色星球
是否會是在搞髒搞臭地球之後
人類最後的避難處呢?
亦或是跟火星人跟人面山,
只是虛幻的泡影呢?

火星似乎成了人類移居其他星球的唯一可能














話說台達電8K雷射投影機
原先只到7月底,後來延長到8月底
每天11:45以及16:45,播放15分鐘的高畫質影片
實際看到青森睡魔祭的影片
就好像用裸眼親臨祭典現場
而且暑假期間館週一不休館
好好把握機會
參觀近年來最大的天文科學展覽
以及體驗世界最佳的投影機!



更多照片歡迎點選Google相簿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