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距的紅色傘狀圓頂是天外天劇場最大的特色 |
最近IG瘋傳打卡的景點,就隱身在熙來人往的台中後火車站,
而且還臨近大魯閣新時代百貨,
要不是IG的關係,真的很容易忽略這個就在市中心的廢棄景點,
但它其實也不難找,就在後站Subway的巷子進去就是了,
別看外表不起眼,在日治時期可是能容納600人的大劇場,
可惜後來逐漸沒落最後廢棄。
就跟我一起一探究竟吧!
歷經過多次移主,國際大戲院、泰源冷凍廠都曾是它的名字 |
劇場一樓的全景照 |
因產權問題,劇場存留成了最難協調的問題 |
古老的綠色窗欞見證80年的歷史 |
階梯往上的小房間疑似當時的放映室 |
走過有如鋼索般的通道需要點勇氣呀! |
面對劇場右側至今仍看出曾被改建成鴿舍的痕跡 |
獨特的廢墟風格吸引不少外拍取景 |
從頂樓遙望對面台中火車站 |
傘骨狀的圓頂鋼構呈現力與美 |
劇院二樓全景照 |
天外天劇場本來是台灣省城建築總理吳鸞旂的私人戲院,
之後他的兒子吳子瑜出資15萬,
聘請台灣總督府技師齋藤辰次郎設計成今天看到的格局,
1936開幕時即擁有630個觀眾席,
輪流上演電影、歌仔戲、京劇,還有食堂、咖啡廳等空間,
是當時台灣最大的民營歐式戲院。
可惜好景不常,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業,
1950年轉售給當時的仕紳王博,改名為國際大戲院仍難挽回頹勢,
之後陸續改為冷凍製冰廠、鴿舍、釣蝦場、停車場等,
最後還是難逃閒置荒廢的命運。
政府及許多民眾都希望能夠保留,
不過礙於私人產權,市府只能先列為暫訂古蹟,
後續存留都還有待進一步協調喔!
當然還是希望能夠完整保留,
讓台中保留更多文史景點。
另外提醒想前來探險的朋友,
由於牆壁天花板剝落嚴重,
拍照請多留意自身安全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